馬斯克和你天生就有「瘦瘦針」為何還瘦不了?3個壞習慣害它失靈了!

撰文者:橘貓妍究室  連奕筑 營養師

 

你知道你的體內就有瘦瘦針嗎?

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你,一定聽過如今瘦身減脂的新寵兒「瘦瘦針」吧;但你知道嗎?每個人的體內早就具備「瘦瘦針」,只是我們還沒好好利用它!為何明明有這麼強大的工具,還總是減肥失敗,甚至屢屢面臨復胖的困擾呢?而你不知道的是「瘦瘦針」失靈的原因,可能跟你的自律神經失調有關!生活中的3個壞習慣,加上沒有照顧好自律神經這個關鍵聯絡網,皆是使得自產的瘦瘦針無用武之地的原因,甚至讓我們不得不依賴藥物以對抗失控的食慾。但橘友們別擔心,這篇文章就來告訴大家,如何透過3個改變就能調節自律神經、聰明減脂,不靠藥物也能讓身體自然而然地穩控食慾、燃燒脂肪!

 

瘦瘦針是什麼?腸泌素(GLP-1)又是什麼?

瘦瘦針是一種針劑型的藥物,完整的名稱是GLP-1受體促效劑(Glucagon-Like Peptide-1 agonists),主要成分為一種腸道分泌的荷爾蒙「類升糖素胜肽-1」,故又稱為「腸泌素」,此荷爾蒙本身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、控制血糖的特性。原本是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之一,能夠幫助糖尿病友調控食慾、食量及體重。近年來,許多糖尿病藥物正是透過模仿GLP-1的生理作用來幫助血糖控制,進而發現其同時具有減重上的助益,因此才被稱為「瘦瘦針」。

 

其實我們的身體本來就能分泌GLP-1,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正確地啟動它!GLP-1Glucagon-Like Peptide-1,類升糖素胜肽-1),它是「腸泌素」的一種,由腸道的L細胞所分泌,負責調節食慾和血糖穩定。

L細胞的位置處於小腸的最尾端(遠端迴腸)跟部分大腸段;在進食後,食物會先經過食道、胃、小腸中的十二指腸、空腸初步消化吸收後,食物纖維及小分子的營養乃送至迴腸,才開始促使L細胞分泌腸泌素,告訴大腦及身體:「我們得到營養了,可以停止進食囉!」GLP-1作為其中一種重要的腸泌素,具備以下的生理功能:

1.          延緩胃排空,讓我們有更長時間的飽足感,減少進食頻率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 調控胰島素分泌,穩定血糖波動,減少暴食衝動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 抑制食慾,幫助控制食量。

 

然而,既然我們體內已經擁有這麼強大的「內建工具」,為何仍然屢屢在減重路上受挫,甚至頻繁面臨復胖與食慾失控的困擾呢?答案就在於現代人的3個飲食習慣、以及自律神經失衡造成飽足訊號傳遞失效。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我們對食物的反應,進而干擾原本應該精密運作的生理調控機制。

 

傳遞GLP-1訊號的關鍵:在於自律神經!

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核心組成,當中也負責連結大腦與消化道,是「兩個大腦」間溝通的重要橋樑。當你進食時,腸道促使GLP-1釋放、進而透過迷走神經發送「已經吃飽」的訊號給大腦,讓你感受到飽足感、減少進食衝動。

但如果你的迷走神經沒有好好發揮作用,就會導致食慾失控、胃排空速度過快,讓你不知不覺吃進過多熱量,導致肥胖。而生活中還有3大飲食習慣會影響GLP-1的正常分泌和作用效果,讓你的天然瘦瘦針「失靈」!

 

3個讓GLP-1失靈的壞習慣

1.         吃太快,來不及產生飽足感,害你飲食過量x熱量超標

當我們進食時,腸道需要時間來分泌GLP-1,並透過迷走神經將「飽足感」訊號傳遞給大腦,讓我們維持剛剛好的食慾。然而,現代人吃飯速度過快,常常不到10分鐘就已吃完一餐;如此一來,食物尚未推進至小腸末端、大腦還來不及接收到「已經吃飽」的訊號,就容易吃下超過需求的食物份量、累積多餘的熱量。


解決方法:正念飲食,細嚼慢嚥、專注當下,更能感受身體的飢餓與飽足程度,減緩暴飲暴食的衝動、也避免情緒化的飲食。

  • 每一口食物至少咀嚼20~30下。
  • 「有意識」地放慢進食速度,每餐至少吃滿20分鐘。
  • 每次吞嚥前數5秒,認真感受食物的口感再嚥下。
  • 減少3C產品的干擾,專心地吃、享受用餐時光。
  • 聆聽身體的聲音,感覺真的餓了再吃,但不要忍到極度飢餓、反而容易暴食;若用餐已達到七八分飽,就不再多吃。

 

2.         「超加工」及「精製」食品,造成GLP-1分泌不活躍,總是吃不飽

精製食物(如白飯、白麵包、糕點、含糖飲料)會快速提升血糖,使胰島素大量分泌,導致血糖劇烈波動,身體來不及釋放GLP-1,進而讓飽足感降低,感覺吃完過沒多久又餓了。此外,超加工食品經過層層加工、精製程序,通常缺乏膳食纖維;膳食纖維除了可增加食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外,當纖維吸水後,會膨脹、集結成食物團塊,通過腸黏膜細胞時、就像撫過海葵的觸手般,感應到有食物經過、進而刺激L細胞分泌腸泌素;反之,當纖維長期攝取不足,腸道內L細胞的分泌功能也變得不活躍。

 

解決方法:選擇多樣化的高纖食材,少吃超加工食品及精製食物

  • 多攝取蔬菜(如花椰菜、菠菜、地瓜葉、菇類、竹筍)、水果(如奇異果、帶皮蘋果)、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(如糙米、燕麥穀粒),保留著較完整的膳食纖維。
  • 減少以精製澱粉為主食的份量,加入地瓜、南瓜、藜麥等未精製的全榖雜糧代換,能攝取較豐富的纖維。

 

3.         高油x高糖x低纖維,腸道菌相不健康,導致食慾失控

腸道菌相在食慾控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特定的益生菌(如雙歧桿菌、乳酸菌)能夠促進GLP-1分泌,幫助食慾穩定。但現代人飲食高油高糖,長期缺乏膳食纖維,導致腸道菌相失衡,影響GLP-1的釋放,造成食慾失控。

 

解決方法:養好腸道「瘦瘦菌」

  • 多吃發酵食品(如泡菜、納豆、無糖優格、味噌),選擇酵母發酵製成的保健食品(別忘了,飽立達就是發酵食品唷~)
  • 多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,能促進腸道蠕動及腸道菌相的健康。
  • 減少加工食品、人工甜味劑,以免破壞腸道菌相。

 

持續天然瘦瘦針的關鍵:激活迷走神經

迷走神經在GLP-1的分泌與傳遞中扮演關鍵角色,當迷走神經越活化,天 然瘦瘦針(GLP-1)的作用就會更加順暢!除了剛剛提到的3大飲食習慣需調整外,生活中也有許多實用的小技巧,可幫助我們有效激活迷走神經;提供給橘友們幾個方式促進自律神經的平衡,讓「兩個大腦」更和諧運作,自然瘦得健康持久!

1.          深呼吸與冥想

  • 每天花5~10分鐘做腹式呼吸,刺激迷走神經。
  • 冥想、瑜珈有助於降低壓力,提升副交感神經活性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 充足的睡眠

  • 睡眠不足會導致飢餓素(Ghrelin)上升、瘦素(leptin)阻抗,讓你更容易感到飢餓、對飽足感的訊號視而不見。
  • 每晚睡足7~9小時的深度睡眠,幫助神經與荷爾蒙代謝及平衡。

3.          運動激活迷走神經

  • 規律的運動習慣能提高迷走神經的敏感度。
  • 有氧運動(如跑步、騎自行車和游泳)會調節體內和食慾相關的荷爾蒙、使GLP-1濃度增加,減少飢餓感。

 

瘦瘦針魔法,穩定迷走神經才是飽足感關鍵!

如果飲食及生活習慣沒做任何調整,就算打針,效果也有限,更可能於停藥後復胖反彈。因此,想要真正發揮GLP-1的效果,關鍵不只是依賴藥物,而是透過調整飲食保健與生活習慣,來「啟動你的天然GLP-1!當我們從日常養成良好的飲食結構、補充活化迷走神經所需的營養,並搭配健康的作息與運動,才能讓GLP-1自然穩定的運作。不僅提升減脂效率,更能維持長久的健康與理想體態,避免停藥後的復胖困擾及反彈心理希望橘友們都能記住:真正的改變來自於自律神經的優化,讓身體自己成為最佳的燃脂機制!


作者簡介


連奕筑 Hana 營養師

  • 自律神經減脂專研
  • 自律神經健康管理師
  • 肥胖研究學會體重管理營養師
  • 國家高考營養師 營養字011096號
  • 保健食品工程師 證號 H-A-5066-2020
  • 腎臟專科營養師
  • 運動營養專家 L1+L2

了解更多自律神經減脂知識→橘貓妍究室
一手掌握最完整的健康資訊→加入Line官方帳號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必備減脂知識!從餐桌到跑步機,你適合哪種聰明減脂方法?

與被定義的「肥胖」和解,接受並愛自己的健康體態

「蛋白粉」增肌減脂,你適合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