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以為疫情結束了?自律神經失調竟是「長新冠」後遺症!

圖片
  撰文者:橘貓妍究室   連奕筑 營養師   你是否也發現,自從幾年前確診康復後,身體反而大小毛病不斷?容易疲憊、胸悶、頭暈、失眠、情緒低落、腦霧、記憶力下降……這些狀況都可能是「長新冠」的表現,而種種後遺症也與自律神經失調密切相關。但棘手的是 ⸺ 它不只短暫造成生活困擾,更可能對自律神經與免疫系統留下長期且深層的影響,使身心健康陷入惡性循環。如今面對疫情再起,外食族更需要守住健康防線,穩住體力、專注力與自癒力;透過飲食和營養素補充,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來強化自身對病毒的防禦力,同時穩定自律神經、改善睡眠品質,提升免疫功能。這一次,我們都應該「超前部署」,別再讓長新冠悄悄在體內留下隱形的傷痕! 病毒離開了,然後呢?新冠後遺症引發自律神經失調?! 新冠病毒帶來的風險,不僅是當下的感染與不適症狀,更在於病毒所引發的免疫過激反應(細胞激素風暴)會對多個系統與器官造成損傷。而 免疫系統更與自律神經密不可分,彼此相互調控 。 當疫情引發身心壓力,再加上病毒對神經與免疫系統的雙重破壞,就容易讓人處於「免疫失衡 + 自律神經失調」的狀態。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即使確診已久,仍持續出現各種莫名不適 ⸺ 這些看似與呼吸道無關的小毛病,其實很可能正是「長新冠」( Long COVID )的一環喔。   自律神經失調者,更容易陷入「長新冠」困境! 令我們感到棘手的長新冠症狀,往往不是嚴重到立即住院,但卻長期影響著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品質,例如 久咳、失眠、慢性疲勞、頭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肌肉痠痛、焦慮、憂鬱等等,皆與自律神經功能紊亂息息相關。   人體所有器官與系統的正常運作,包括心跳、呼吸、消化、血液循環與免疫防禦等都仰賴自律神經的精密調控。 當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去協調,就如同指揮系統出現故障,身體各部位便可能陸續出現異常:哪裡失衡,哪裡就會出現警鈴大作。   對於 本來就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而言,身體狀況如履薄冰,稍有風吹草動,身體潛藏的「暗礁」就一一浮現。 若未能及時調節,不僅可能引發更多複雜症狀,還會進一步拖累體能、代謝與情緒狀態。   在這人人「聞疫色變」的非常時期,自律神經與免疫系統更是密不可分,兩者彼此牽動、互為支援。若能 調節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運作,彷彿為身體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,補強了免疫防線...

腸道健康=身體健康,別腸『漏』掉你的快樂荷爾蒙

圖片
撰文者: 橘貓妍究室   連奕筑 營養師   正在努力減脂的你,也有長年腹瀉的困擾嗎?是否也常常心情低落、容易焦慮,晚上還得靠安眠藥才能入睡?別以為這只是單純的壓力或飲食失衡,其實這些問題,很可能與「自律神經失調」有關。若自律神經長期處在失衡狀態,會影響腸道功能、情緒穩定,甚至導致失眠,當這些困擾成為日常時該怎麼辦?更別說身為外食族,三餐飲食多半高油、高糖、高精緻澱粉,這些看似便利又可口的餐點,正在悄悄破壞你的健康體態與「第二大腦 - 腸道」。 舉凡肥胖、體脂過高、憂鬱、腹瀉、睡不好 …… 這些看似無關的症狀,其實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點 指向 ⸺ 「第二大腦 - 腸道」。因此想打造真正的健康體態,不只是熱量控制,更要從修復腸道、自律神經的穩定開始,才能真正迎來內外平衡的最佳狀態。   吃進肚子裡的食物,居然能決定我的情緒? 你沒聽錯,吃進肚子的食物,不只填飽肚子,還可能悄悄左右你的心情!越來越多研究證實:大腦和腸道之間,其實有一條密不可分的「秘密通道」 ⸺ 就是所謂的「腸腦軸」!   第二大腦 - 腸道,就像是大腦的好麻吉,兩者會不斷交換訊息、溝通資訊。當你 壓力大、情緒焦躁時,大腦會透過自律神經把這些緊張訊號傳到腸道,造成腸胃開始鬧情緒:有人腹瀉、有人便秘,還有人覺得吃什麼都不消化 。   而當 腸道的菌叢失衡時,會影響「快樂荷爾蒙」的製造,讓你彷彿 ” 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” 。不僅情緒低落、提不起勁,甚至像有一片憂鬱的陰霾悄悄籠罩著你的大腦。   但腸道為什麼可以決定情緒的好壞呢?這是因為 「快樂荷爾蒙」血清素,其實有高達 90% 是在腸道裡製造、再傳遞給大腦的!而「大腦的獎勵機制」多巴胺,也有一半來源於腸道 。 所以腸道一旦亂了套,快樂感自然也會跟著大打折扣。   那我們該如何找回快樂的主導權呢?當然是從「吃」開始調整! 少碰精製糖、油炸食物、以及過度加工的食品;多吃蔬菜、水果、未精緻的全穀雜糧、及發酵食品,這類 富含膳食纖維與好菌的食物,可以幫助腸道養好菌、維持平衡 。腸道健康了,快樂自然就會慢慢回來,連情緒也會變得更穩定、有元氣!   所以,下次當你覺得心情有點鬱卒,不妨先檢查一下近日的餐點組成、以...

不當紙片人!吃素增肌固本這樣才懂吃

圖片
  撰文者: 橘貓妍究室   連奕筑 營養師   「吃素的朋友這輩子就與增肌絕緣?」這其實是一個常見的迷思。許多人認為素食飲食難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來幫助肌肉合成,但實際上,只要 訓練量足夠 , 運動前 / 後的營養補給得當 ,素食者一樣可以順利增肌。橘貓營養師想告訴大家: 增肌與減脂並不衝突,關鍵在於懂得掌握正確的營養策略與運動模式! 若能在減脂期間盡量避免肌肉流失,不僅有助於維持甚至提升基礎代謝率,也能讓體重管理變得自然而然。今天的文章對於素食朋友,尤其希望在 控制體重 的同時,達成「 減脂不減肌 」、維持 健康體態 的人,更應牢記以下這些 必備的減脂知識 喔!   植物系肌肉超人不是夢!營養補給要足夠 增肌運動的過程中需要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。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,在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和重訓時,身體需要額外的能量來支持肌肉的運動和修復。 澱粉快速提供能量,可以有效地補充運動中消耗的糖分和能量,有助於維持運動表現和避免疲勞 。 蛋白質則有助於肌肉合成,同時提供飽足感 ;蛋白質本身就是肌肉組織的主要組成分之一,當重量訓練或其他運動過後,肌肉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,此時攝取充足的蛋白質,對修復和重建這些損傷的肌肉組織至關重要。   因此,運動後應儘快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,以回補肝醣儲備並促進肌肉修復。 特別是在進行重量訓練後,碳水化合物(如澱粉)的攝取量與比例應高於蛋白質,建議約為 3 : 1 至 4 : 1 ,這樣的營養素配置 也接近一份健康便當的組成 。因此,將運動時間安排在正餐之前、運動後直接享用一餐,不僅能補充所需營養,也有助於在減脂期間避免額外熱量攝取,是一種兼顧效率與體態控制的實用策略喔!   素食增肌這樣吃!植物蛋白的超強肌力秘密 1.          善用互補飲食法:吃出營養黃金組合 大家通常會擔心吃素的蛋白質來源有較多的限制,但只要善用 「完全蛋白質」 和 「互補蛋白質」 的技巧,照樣能有效增肌!首先,植物性蛋白質中有一類營養價值不輸給動物性來源的 「完全蛋白質」 —— 黃豆、黑豆、毛豆,以及其製品 ,例如豆腐、豆漿 / 黑豆漿...

自律神經失調竟是過敏所引起?!減脂就能有效緩解

圖片
  撰文者: 橘貓妍究室   連奕筑 營養師 每到換季就「哈啾~哈啾~」地噴嚏打個不停、鼻塞、流鼻水、眼睛癢通通都來湊熱鬧?別急,這可能不是感冒,而是「季節性過敏」在作怪!其實,這背後和 自律神經失調 有很大關係。 當我們暴露在花粉、塵蟎等過敏原時,體內的自律神經容易過度反應,導致免疫系統失衡 ;而且不只過敏變得更嚴重,睡眠也連帶受影響,常常掛著鼻水問醫師「因過敏而 失眠 該 怎麼辦 」?此時,飲食與營養調整就是關鍵啦!市面上也有越來越多 智慧型保養品 ,專為忙碌又容易過敏的現代人設計,讓你能輕鬆照顧好自律神經。透過補充能穩定神經系統、支持免疫力的營養素,幫助調節過敏體質、減少季節轉換的痛苦。 但重點來了!怎麼挑對「 適合自己的保健品 」,才能讓營養成為我們與過敏和平共處的最佳幫手?這篇文章接下來就要告訴你~一定要看到最後喔! 一、自律神經是什麼?快速搞懂你體內的"自動駕駛模式" 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可以想像成身體裡內建的自動駕駛模式,它分為: 交感神經:像油門,掌控應急與提神,讓你「撐住」壓力、保持警覺。 副交感神經:像煞車,讓你放鬆、休息、消化,準備充電。 這兩者就像天平,平衡的時候,身體自然舒服順暢;一旦某邊運作過度,問題就會跑出來,包括你所熟悉的過敏症狀。 很多人以為過敏只是「免疫系統太敏感」,但背後其實有一條關鍵線索,就是「自律神經」的節奏被打亂了! 二、過敏跟自律神經的微妙牽連 過敏性鼻炎:副交感神經「太感性」 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,體質長期屬於副交感神經太活躍、交感神經反而太弱。結果就是: 鼻腔分泌過於旺盛,鼻涕流不停 打噴嚏、眼睛癢止不住 一遇冷風、換季,症狀立刻發作 尤其在清晨與氣候發生變化時,副交感神經就會逐漸變強,這也是為什麼早上起床,總是鼻子先鬧事的原因。簡單來說, 當過敏發生時,副交感神經變得敏感旺盛,大量分泌乙醯膽鹼(一種神經傳導物質),造成鼻涕、鼻水難止,導致免疫反應大爆發。 氣喘:自律神經過度反應下的受害者 氣喘的狀況比較複雜,自律神經的失衡多半是因為發炎或身體過度反應所造成的結果。很多氣喘患者會發現: 一到晚上就容易咳嗽,其實和副交感神經主導夜間系統有關 ; 呼吸道本來就敏感,加上神經協調變差,使得夜間或運動時容易誘發喘症 。 三、換季時,身體為何容易出毛病? 季節交替就像大自然在換衣服,氣溫忽冷忽熱、日照變短、濕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