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成腸道「瘦瘦菌」,輕鬆對抗自腴力!
撰文者:橘貓妍究室 連奕筑 營養師
農曆新年快到了,各位已經想好如何與家人朋友慶祝了嗎?偶爾和親友聚在一起、享受一頓豐盛的大餐,是人生一大樂事!每當佳節來臨,溫馨之餘肯定也少不了享用各種佳餚、甜點、炸物及美酒。但正在進行體重控制、維持理想健康體態,而仍在減脂之路砥礪前行的你,擔心又再次陷入減肥失敗、復胖的惡性循環。美食當前,是否已預感自己又將面臨一次次的天人交戰呢?
不過在忍痛拒絕邀約前,你知道:台灣有過半數的人口處於過重或肥胖的範圍,相較於同在亞洲的日本卻是全球最瘦國家、肥胖率不到5%!但日本人面對佳節的慶祝方式可不含糊喔,也同樣熱衷於享用各種節日的聚餐、派對;然而和我們台灣人相比,日本人似乎大吃大喝也不容易發胖,且根據統計:60.2 %的日本人不愛運動、日常飲食中精製澱粉也沒有少吃,為什麼肥胖率還能維持在這麼低的數值呢?而且從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也能印證這一點,資料顯示:日本成年人BMI≥30的肥胖率只有4.9 %;反觀台灣18歲以上過重加肥胖的比率竟然已逼近6成。是什麼原因讓同是東亞族群的我們在胖瘦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呢?
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:造成胖瘦差距的關鍵可能在於2大腸道瘦瘦菌。意即肥胖的根源之一,很可能與我們的腸道健康有關。該研究指出,日本人的腸道中有兩種占比很高的「瘦瘦菌」,分別是雙歧桿菌(Bifidobacterium)和布勞特氏菌(Blautia),甚至有9成的日本人腸道中都有布勞特氏菌。這兩種菌對我們的腸道有什麼影響呢?又是如何幫助我們變瘦的呢?解開這些謎題並知曉當中的關聯性後,也許培養腸道菌相將是我們對抗自腴力、放心大啖美食的一種解方喔!
但是,腸道菌相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、或在頃刻間做出改變,若想擁有健康的腸道,平常就需攝取能促進好的腸道菌叢生長的食物種類。
今天營養師想和大家分享: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提升這兩種好菌的比例,讓腸道成為我們對抗自腴力、成功減脂不復胖的關鍵幫手!
腸道瘦瘦菌的秘密
健康的人,腸道裡有數以兆計的微生物共同組成腸道微生態,腸道菌會對不易被分解、消化的纖維進行「發酵」,產生短鏈脂肪酸。分子較小的短鏈脂肪酸能更有效地被大腸吸收和利用,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腸道菌,就屬益生菌。假如我們的腸道中有適量的益生菌,就能幫助腸道分解、代謝營養素,讓身體更健康。
日本人的餐桌上有幾種常見的食材可幫助雙歧桿菌、布勞特氏菌的生長,為這兩種瘦瘦菌創造適合生長的環境。例如納豆、味噌等發酵食品就含有豐富的雙歧桿菌;另外作為主食的糙米飯、蕎麥麵則提供促進腸道蠕動的膳食纖維。此外,日本「冷食」文化興盛,白飯冷藏過後,抗性澱粉會增加;抗性澱粉因為可抵抗小腸中的分解酵素,故又稱作難消化澱粉,並有類似纖維之於腸道的功效。因此它不僅是幫助減重的神隊友,還有助於控制血糖、調整血脂及維持腸道健康等多重益處。
多吃3大類食物,打造腸道防禦力
瘦瘦菌愛吃:益生元(來自發酵食品、膳食纖維、抗性澱粉),這三大類食材,腸道都需要較長的消化時間,因此會仰賴雙歧桿菌和布勞特氏菌、以及各式各樣的腸道菌來協助。食物經過益生菌的分解和發酵之後,產生短鏈脂肪酸。其中雙歧桿菌會產生乙酸(短鏈脂肪酸的一種);而布勞特氏菌則能產生乙酸、丙酸和丁酸。這些酸性物質能酸化腸道環境,抑制有害菌叢生長。丁酸還是大腸上皮細胞主要的能量來源,有助於維持腸道黏膜完整性、建立起腸黏膜屏障,以避免細菌、病毒、未消化完全的大分子食物(如麩質、蛋白質、胜肽)或毒性物質(農藥、重金屬)從細胞縫隙跑進血液,造成發炎、過敏、腸漏症等困擾。
除了益生菌的貢獻之外,還有一個關鍵角色——益生元(又名益菌生)。益生元是腸道益菌的食物及能量來源,這些益生菌需要益生元才能逐漸茁壯,更穩定地駐紮在腸道中。
日本的傳統飲食中就含有不少益生元,也是他們保持腸道健康的秘密之一。例如經常用來製作味噌、醬油、清酒等食物的米麴菌,就是常用於發酵的菌種。在腸道中,米麴菌作為益生元,能為雙歧桿菌、布勞特氏菌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,幫助這些腸道好菌的成長,形成良性循環。(別忘了,飽立達就是發酵食品唷~)
在兩大瘦瘦菌中,布勞特氏菌的減脂效果又更為顯著,日本有一項針對20~76歲民眾的研究報告指出:腸道中布勞特氏菌越多,內臟脂肪就越少。這可能是日本人雖然運動量不多,卻能保持纖瘦體態的原因之一。
因此我們想要越吃越瘦,提升腸道瘦瘦菌會是一大關鍵喔!
「營養師~既然腸道中有瘦瘦菌的話,是不是也有肥胖菌呢?」
「有的!肥胖菌甚至能決定我們是胖子還是瘦子!」
現代人的飲食習慣,若長期且頻繁享用含糖飲料或甜食,可能埋下健康隱患。這些糖分不僅提供熱量,還悄然改變腸道環境,使「肥胖菌」——厚壁菌門在腸道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,更進一步擾亂菌叢生態。似乎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,糖已悄悄掀起一場"腸道革命"。無論在帶領學員減脂、抑或親身實踐後都不難發現:我們要徹底擺脫甜食、炸物、精製澱粉的誘惑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,其中一個原因在於「肥胖菌」會讓我們更愛吃這類食物。尤其厚壁菌門的菌種特別偏愛高油、高糖的餐點。
厚壁菌門是歷史悠久的「史前細菌」。它在遠古時期曾幫助人類遇到飢荒時,還能從食物裡搾取出每一分可貴的熱量。即使是樹皮、雜草這類難以消化的纖維,只要有厚壁菌門在、都能讓它們轉變為可用的營養。因此身上擁有較多「發胖細菌」的人,在寒冷地區生活更具優勢,這也是生存所需的自腴力。
但這些被養大的肥胖菌其實會綁架迷走神經、欺騙大腦,使得味覺發生改變,逐漸制約我們的飲食偏好。例如有幾個食慾失控的現象,便是它造成的:
1.
讓大家無法一朝斷捨離的甜食
2.
高油的餐點,會讓你無時無刻都想吃東西
3.
缺乏膳食纖維,會讓我們愛吃的嘴無法克制
以上問題,除了避開肥胖菌所偏愛的餐點之外,還需要我們花一段時間重整腸道環境,多吃瘦瘦菌所喜愛的食物、提供給它們充足的能量,才能建立起健康的腸道菌相和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腸道之所以有「第二個大腦」之稱,是因為人的腸道中有這些百花齊放的微生物,而使腸道不再只負責營養素的消化和吸收,就連免疫抵抗力都與腸黏膜的健康息息相關,甚至也主導食慾與能量代謝。
腸道微生物亦敵亦友,單看我們如何與之共處。但在選擇益生菌相關的保健品前,建議先照顧好你的「副交感神經」,因為腸道需在穩定的情況下,補充的菌叢才能有效地生長及茁壯,也是決定益菌能否安營紮寨的基礎。跟著橘貓妍究室從自律神經健康打底做起、養成腸道「瘦瘦菌」,讓它們成為對抗自腴力的關鍵幫手吧!
作者簡介
- 自律神經減脂專研
- 自律神經健康管理師
- 肥胖研究學會體重管理營養師
- 國家高考營養師 營養字011096號
- 保健食品工程師 證號 H-A-5066-2020
- 腎臟專科營養師
- 運動營養專家 L1+L2
留言
張貼留言